今年8月,伴随着一纸诉状,掌上电脑的两大名品——“商务通”和“掌上通”同时走上了法庭。此案争议的焦点是“什么才是真正的掌上电脑”。
自从恒基伟业成功推出“商务通”以来,各种“掌上电脑”层出不穷,昔日的电子笔记本产品摇身一变成了“掌上电脑”,而厂家们所能展示的证据不过是其产品具备手写功能。
今年5月中国电脑协会掌上电脑分会召开的会议上,将具备信息存储和处理的电子产品均称为掌上电脑,这个定义不仅把原始的电子记事本当作了“掌上电脑”,而且计算器也荣幸地被划进了这个范围。
从国际市场的情况看,PDA与PPC的界限是非常分明的,前者是“个人电子商务助理”,后者是“掌上电脑”,它们一直被看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商品。毫无疑问,PDA与PPC的消费人群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。
然而,自1999年PDA产品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以来,不断有新的厂商介入进来,使市场竞争变得日益激烈。从市场的整体走势不难看出,掌上电脑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。“掌上电脑”与PDA本质上有比较大的差异,当它们同样以“掌上电脑”的名义进行竞争时,后者显然处于劣势。
“商务通”和“掌上通”的纠纷并不复杂,作为市场推广的手段,“掌上通”在广告中屡次称自己为“真正的掌上电脑”,这样的称谓给了一些PDA厂商“排他”的感觉。今年3月,“掌上通”的系列广告中,采取了“网都上不了,政务怎么通”、“网都上不了,业务怎么通”、“网都上不了,商务怎么通”等4个广告宣传主题,其中“商务怎么通”恰好与市场上热销的“商务通”名称重复,于是引起了“商务通”的不满,双方经过交涉,“掌上通”立刻停掉了这类主题的广告。在“掌上通”看来,商务是一个人人都可以使用的字眼,却没有考虑到在行业中“商务通”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力,使用“商务”的字眼容易引起对方的误解。事隔数月,“商务通”将其推上了法庭。
虽然双方针对的不过是一个广告中措辞和制作中的问题,但这个小问题之所以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,根本原因还是双方对什么是“掌上电脑”存在着完全不同的理解。
对于“掌上通”这样的掌上电脑而言,当然不可能也以手写技术为宣传的重点,只能反复强调自己的上网功能,毕竟它所包含的科技含量大大高于PDA产品,它不可能认同自己与目前众多所谓的“掌上电脑”为类似的产品。但对于产品无法上网的一些PDA厂商来说,便会误认为“掌上通”有贬低自己的意味。
专家认为,判断一款产品是否是掌上电脑有3个条件:
1、功能可以扩展,具备与普通PC同样开放的操作平台并具备上网功能;2、软、硬件完全分开,在今天网络上存在着上万个WinCE应用软件的前提下,这一点十分重要,它不再依靠固化在硬件上的软件来提供有限的功能;3、与PC有相同的操作方法,具备相当的能力。
但对于一些靠“掌上电脑”概念获得成功的企业而言,它们更愿意采用相对模糊的广义的“掌上电脑”的说法。其实,即使从广义上来理解“掌上电脑”这个概念,也会存在着一个发展的过程,从最初的电子记事本到PDA,再到今天真正意义上的“掌上电脑”,这中间都存在着明显的技术跨越的过程,只是PPC到目前为止没有标准的中文译法,也没有形成通用的名称,特别是广义的“掌上电脑”的概念混淆了这之间的差别。
事实上,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无法拒绝清晰的定义,所谓名不正言不顺,缺乏清晰的定义支持,只能造成市场的混乱。